4月18日至20日,谷思教育首次亮相于(第二十届)中国企业培训与发展年会。本次大会以“新质生产力 增长新动能”为主题,2500位+的教育培训专业人士齐聚会场,带来了最新的前沿趋势、典型实践案例、先进经验与思想观点。
在为期三天的活动中,谷思向各位企业培训专家和培训从业者全方位展示了谷思多年来在企业青年人才梯队培养的产品以及OMO混学模式的教学设计与实践成果。
在青年人才培养专场,「李之老师」分享了谷思多年来在青年人才领域的研究沉淀,从青年人才梯队培养设计到用精准化的培养设计提升青年人才成材率,得到众多头部企业人才培养专家们的认同。
01
乐于留任、自驱成长的校招生一年期培养设计
组织对于校招新员工的期待重点是“更多的留任”和“更快的胜任”,那就需要从校招新员工的归属感建立和成就感获得着手做培养项目设计。
#寻找杠杆点
留任与归属感:注重入职集训,初期阶段,重点在于帮助新员工快速融入公司文化和团队。 胜任与留存率:找准在岗培养,中期和后期阶段,通过到岗实践,提升校招生的工作能力和职业素养(职业力+专业力)。 #到岗后的职业力赋能是“胜任”的关键
所谓职业力,是打造让专业更好发挥环境的能力。校招生其职业力的建立,是必要的,也是到岗后首要的。
校招生只有通过对职场“思维认知、沟通影响 、协作关系、工作效能”这4个维度的全面塑形,对职业力有一个系统提升,其“专业力”才能更加有效发挥和成长起来。
02
乐于陪跑、善于带教的校招生导师的赋能设计
从“学习辅导技巧”的专项赋能,到对“导师带教落地”的系统化赋能。
导师赋能是确保校招生快速成长和高留存率的关键。然而,导师在带教过程中面临诸多挑战,如缺乏动力、辅导无感、推行艰难等。
• 自身背负绩效压力,没精力辅导
• 导师任务太难、任务太重
• 辅导规划不足,缺乏对目标的支持
• 遇到困难场景,缺应对技巧和支持
• 各种培训、辅导表单,缺少深度应用共识,导师、新人都在应付
这一系列问题,其实是需要导师带教项目系统升级。
#导师赋能的进化
1. 有能力:掌握带教方法和技巧,降低带教阻力 和新人构建良好的关系,采用系统有效的带教方法和技巧推进辅导促进成效达成,让带教行为更容易发生。 2. 有意愿:建立导师身份认同,获得内外动力 确保带教付出的努力和自己、相关人的期待一致,获得持续带教动力。
#赋能的关键:对导师带教全流程赋能
建立导师身份认同:让导师认识到自己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
内外动力激发:通过激励机制和文化建设,增强导师的责任感和成就感。
师徒关系的建立:通过匹配机制,确保导师与校招生之间建立稳定、互信的关系。
沟通技巧的培养:提升导师的沟通能力,以促进更有效的知识传递和情感交流。
带教目标明确:设定清晰的带教目标,确保带教活动有的放矢。
带教计划制定:根据校招生的成长需求,制定个性化的带教计划。
带教方法掌握:提供专业的带教技巧培训,降低带教过程中的阻力。
应对技巧学习:教授导师如何应对带教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困难场景。
在分享“校招生导师的赋能设计”理念后,「李之老师」还给大家展示了带教导师手册样例等详细案例介绍。
03
用OMO来加速规模化青年人才的高质量培养
OMO让行为改变,在学习过程中发生。
传统的学习类型,不论是线上还是线下,主要偏重于接收者的单一输入型学习,比较侧重理解、记忆与后实践。
而谷思所有课程产品都强调“行为改变在学习过程中发生”,采用基于岗位任务下的OMO(Online-Merge-Offline,即线上融合线下)模式,强调线上学习与线下实践的无缝对接,使学习不再局限于传统的课堂,而是扩展到工作现场和日常生活中。
#OMO模式的实施策略
利用在线学习平台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包括视频课程、互动讨论和模拟练习,以支持自主学习和个性化学习。
结合工作实际,设计实操任务和项目,让校招生将线上学习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工作技能。
通过翻转课堂,将传统的讲授内容移到线上,线下课堂更多用于讨论、实践和答疑,提高学习效率。
利用在线学习平台的数据追踪功能,为校招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路径和实时反馈,促进自我驱动的学习。
通过线下工作坊、案例分析和角色扮演等活动,加强校招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收集和分析学习过程中的数据,评估学习效果,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实践计划。
OMO学习模式与设计作为一种摆脱传统先教再用的教学模式,通过线上与线下学习的有机结合,为校招生提供了一个全面、灵活、高效的学习环境。这种模式不仅促进了知识获取和技能提升的效率,更重要的是,它更以即时反馈、点赞评论等激发了校招生的内在动力,引导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实现行为的改变。
大家的认同,让谷思更加笃定我们走在对的路上。接下来,谷思教育将继续深耕企业青年人才培养领域,研究更好的产品赋能与运营设计。企业青年人才培养,找谷思。未来我们一起:加速组织人才涌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