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校招季”,各大企业纷纷摆出了“抢人”的姿态,准备吸纳新鲜血液以充实团队。然而,某上市公司的HR透露了一个令人焦虑的现实:“招聘压力还是比较大,之前的招聘筛选了200多份简历,真正符合我们要求的可能就一两个。”
让人扎心的,我们费尽心思招揽的“校招生”,在入职后也面临着不小的挑战。近年来,他们的《留存率”和“成材率”呈现下降趋势。这不仅是对人力资源的极大浪费,更是对企业未来发展潜的无声侵蚀。
为了保留和培养这些“校招新生代”,许多企业已经采取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措施:
仪式感集训:通过精心设计的集训活动,增强新员工的归属感和团队凝聚力。
入职课程:提供系统全面的入职教育,帮助新人快速了解公司文化和业务流程。
轮岗定岗历练:通过轮岗机会,让新员工在不同部门获得实践经验,为未来的定岗打下坚实基础。
这些措施无疑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除了这些,还有一股力量在新人的保留和成长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就是新人的“导师们”。
01 导师的挑战 校招生成长的隐形壁垒
02 授导师以“鱼”与“渔”让带教更有效
子曰:“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这句话深刻地揭示了一个道理:未经训练的民众被送上战场,无异于被遗弃。同样,组织中没有经过专业培训的导师去指导校招生,那么这些充满潜力的新人又怎能发挥出他们的最大价值呢?
我们不仅要给予导师“鱼”——即具体的知识和技能,更要教会他们“渔”——即培养和引导他人的能力。因此,在选拔导师之后,对他们进行赋能培训变得尤为关键。
为有效解决导师在新生代培养中的困境,“谷思教育”深入挖掘企业青年人才的成长需求和发展规律,对导师带教过程及其面临的障碍进行了细致的拆解和深入的分析。
基于这一洞察,谷思教育原创推出了“师行有道:成为陪跑新生代的使能导师”OMO训练营产品。
03 师行有道™ 成为陪跑新生代的使能导师
「师行有道」训练营关注两个核心要素:导师的意愿与能力。
1. 激发导师的带教意愿
在实践中,导师可能会因为不确定带教成效、担心时间投入过多或怀疑自身能力而犹豫不决。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企业必须提供明确的支持和资源,这不仅包括物质资源,也包括清晰的指导和鼓励,以此消除导师的顾虑,激发他们的带教动力。
2. 提升导师的带教能力
「师行有道」训练营从导师的角色定位出发,帮助他们明确自己的角色与职责,诸如:
向导:引导新员工熟悉工作环境,流程和人际关系,帮助他们快速融入团队。
教师:传授必要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确保新员工掌握岗位所需的核心能力。
教练:通过提问和启发,培养新员工的独立思考和问题解决能力,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
伯乐:激发新员工的潜能,引导他们设定并追求更高的职业目标,为他们的长远发展铺路。
模块一:动力激活
明确导师角色内涵与边界,可以帮助导师正确理解自己的定位与职责,识别出不同的干系人并与之达成一致,从而更好地发挥导师的带教功能, 为后续的有效辅导筑牢基础。
模块二:关系构建
解析新生代的群体特点,理解新员工初入职场的重重挑战,让导师得以采取针对性辅导措施,使新生代成长更有目标和方向,找准辅导的出发点。
模块三:带教规划
基于新员工的岗位任务要求和成果需求,绘制岗位成长画布,制定出动态的带教计划,使新员工的成长路径可视化、体系化,有利于导师进行系统性培养,确保辅导的细节落地。
模块四:辅导技能
从全局的视角,系统掌握任务、能力、情绪等方面的闭环辅导技巧,提高导师实际辅导效果,灵活选取辅导的方法与工具,使带教更有成效。
以上四大模块构建起系统的导师辅导能力体系,帮助导师成长为优秀的陪跑者,引领新生代成长。
04 三方共赢 导师、组织、新员工的共同成长
一个精心设计的导师培养项目能够激发三方共赢的火花:导师、组织以及新员工。
通过这样的导师培养项目,我们不仅赋予新员工以成长的力量,也为导师个人和组织带来长远的价值。
「师行有道™成为陪跑新生代的使能导师」OMO训练营
扫码试听“线上课”
END